汪清县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景宁大均乡一汪清水活了经济富了生活
TUhjnbcbe - 2020/10/26 6:02:00

“小小竹排江中游,巍巍青山两岸走”

熟悉的两句歌词,字面看来,似乎给我们描绘了乘坐竹排,在青山绿水间徜徉的无穷乐趣。如若是喜爱古诗词的朋友,此刻脑海中定会浮现种种关于山水相拥的诗句,绘出一幅幅有情趣、有意境的水墨画。

既有诗意,何须远方。

亲近山水,

走进独特的“撑杆”文化,

触摸历史的脉搏,

在大均,这一切是可以尽情体验的。

瓯江支流小溪绕村而行,大均古村也因这一江碧水,一度繁华。史载,历史上的大均曾是小溪流域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,大均人撑船撑排,以水为生,形成了极具本地特色的撑杆文化,有着“瓯江第一撑杆”的美誉。立足优越水环境,大均乡逐渐发展起竹筏漂流、皮筏漂流等旅游体验项目,深受游客喜爱。近年来,为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,赋予古文化现代内涵,在原有基础上,大均乡落实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创建理念,致力将水文章“做亮”。继创新演绎竹排“渡亲”活动后,将乘坐竹排游大均作为一项新的旅游体验项目固定下来。

不同于最初的摆渡功能,竹筏上建起了小亭,游客可相对而坐,谈笑风生,也可走出亭子,感受和风拂面的畅快。蓝天白云底下,置身竹筏,抬望眼是两岸青山叠翠,俯首瞧是大均潭碧波荡漾。小红灯笼点缀亭角,它们随着竹排摆渡的节奏悠悠地晃动着……人在画中游的意境跃然眼底,这一刻,寄情山水,写意山水,成了游客不可错失的良机。

据不完全统计,竹排项目投入运营仅短短1个月,已先后接待各地游客余人次,收入3万余元,大均“撑杆一跃”的目标进一步清晰。此外,传统漂流、水域培训经济,以及计划实施的水上瑜伽等等系列“水经济”潜力不断被挖掘出来,千年小溪水逐步变成鼓起百姓的钱袋子的“长流水”。

碧水+民宿”让群众稳得住、能致富

在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的同时,围绕产业助推发展目标,以碧水绕村、亲水平台等项目建设为载体,打造集乡村观光、休闲体验、趣味采摘、民宿等特色产业,促进村民增收致富。如泉坑村通过建设生态堰坝和亲水平台,营造水景观,美化村庄环境,形成了“坝在水下、河在林间、人在景中”的亮丽风景线,有力充实了乡村旅游内涵。目前,该区共发展民宿15家,床位个,最大餐位数人,并配有可容纳80多人的大型多媒体会议室。接待游客人数8万人次,实现收入万元,同比增长12%。

“碧水+培训经济”、为群众带来无限“钱景”

强化“五水共治”,水岸同治等系列举措,大均乡继续深化落实河长制、小微水体家长制等责任制度,积极发动*员、群众、志愿者等构建覆盖全面,责任明晰的治水队伍,大均水清岸绿的愿景逐步实现,为吸引各类培训班举办打下基础。IRIA国际搜救教练联盟急流救生训练基地、省消防应急救援基地落户大均,全年计划举办全市消防水域(急流)救援业务培训班、省水域救援技能交流赛等涉水救援业务培训20余场次,培训人数余人,其中在大均产生的吃住等消费达上百万元,培训经济成为大均新亮点。

“碧水+旅游”、实现“旅游+”多元发展

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、历史悠久的人文积淀和浓郁的民族风情,打造自然风光、历史人文、美丽乡村、生态农业等专线游系列产品,助力旅游强乡目标实现。以小溪流域为基础,形成了以泉坑、大均、伏叶等村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小环线,大均漂流、泼水节等传统旅游项目基础进一步巩固,同时,通过举办畲族渡亲节、长桌宴、冬泳联赛等活动,成功吸引游客目光,有效带动沿线旅游、民宿等第三产业发展。目前,全乡发展农家乐(民宿)58家,餐位数个,床位数余张,今年上半年旅游接待人数10万人次,实现农家乐(民宿)收入万元。

大均这座临水而建的历史古村,因水而生,因水而美,更因水而兴。近年来,大均乡打好“五水共治”组合拳,充分利用山水优势,借全域旅游浪潮,做深、做细、做透水文章,让一汪清水再次焕发新的勃勃生机。

识别

1
查看完整版本: 景宁大均乡一汪清水活了经济富了生活